桂花苗除了传统的形态分类以外,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,许多科考工作者也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对桂花进行了研究,这些均为桂7品种分类提供了一些有益补充。
1995年,刘玉莲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系统,测定二江苏和上海20个桂花品种的过氧化酶同工酶。同年,陈建业、I祥堃等对河南省15个桂花品种进行了过氧化酶同工酶分析,共|出15条酶带;根据酶谱聚类分析的结果,将测定的品种分为银桂金桂和丹桂3个品种群。认为银桂类和四季桂类有着较近的亲倉关系,因此建议将二者合并称“银桂品种群”。
2000年,赵小兰等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测定了武汉地区33个桂花品种的过氧化物酶、脂酶与苹果酸脱!酶等五种同工酶美谱,并利用类平均法将33个品种分为两大多群,即秋桂类和四季桂类。
赵小兰等人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(RandomamplifidpolymorphicDNA)技术,对武汉地区的16个桂花品种进行分析,
从20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扩增效果好的引物,这12个随机引物共产生了66条带,谱带分析表明,利用RAPD标记可以进行桂花品种鉴定;并通过聚类分析,将16个桂花品种分为五个类群。
本文转载自咸桂花苗木合作社网
桂花苗www.99guihuamiao.com